软心糖沉沉:txvlog糖心在线观看ios-最近的事情表明,美西方不自信了
![](https://zkres1.myzaker.com/202502/67a480ef8e9f09517963e82c_1024.jpg)
(图片来源:pixabay)
![](https://zkres1.myzaker.com/202502/67a480ef8e9f09517963e82d_1024.jpg)
很多年前有位体育评论员说过,当一支球队每天想的是如何保住冠军而不是如何赢得冠军,那它就已经落入下风了。这个春节,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 DeepSeek 引发巨大关注,而美国以及其他个别国家的反应,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这句话。
DeepSeek 是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研发的,这家鲜为人知的公司 2023 年才正式成立,2024 年开始陆续发布 DeepSeek 系列模型。到今年 1 月 27 日,其最新发布的 R1 模型就已登顶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,超越了美国同类产品 ChatGPT。
DeepSeek 至少取得了这几方面的成就,它的性能已经与美国同类顶尖产品相当了,这个假期大家一边过年,一边忙着玩 DeepSeek,和以往国内的同类产品相比,DeepSeek 不但会给出答案,还能给出推理过程,甚至还会根据用户的问题,来猜测用户的身份和提问动机,有了听懂人情世故的能力。这的确让 " 愚蠢的人类 " 大感意外。
而 DeepSeek 做到这一点,所耗费的资源却大大小于美国同行,其 R1 模型训练成本仅 560 万美元,远低于美国科技巨头动辄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投入。更为关键的是,DeepSeek是在美国芯片封锁的大背景下,取得这一成就的。作为非专业人士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即 DeepSeek 在得不到更多高性能显卡的情况下,通过创新算法架构,从能买到的较低端芯片中硬挤出更高的性能。相比于堆砌芯片的传统做法,这是 DeepSeek 对于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创新性贡献之一。
DeepSeek 的成就至少让美国三种人感到尴尬。一是硅谷的技术精英们,他们耗费巨资拿出的产品,其性能和中国公司用 " 小米加步枪 " 的装备做出来的差不多,甚至创新性上还棋差一招。另一类人则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,近些年他们通过炒作人工智能概念,把资产泡沫吹得五彩斑斓,但就在 DeepSeek 下载量超越 ChatGPT 之时,美国科技股遭受重创,英伟达股价一度重挫 17%。
当然,最 " 愤怒 " 的还是美国的政客们,他们搞技术围堵已经好几年了,但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一项接一项推出。围堵不但没能压制中国智造,反而加速了中国科技的突破,这昭示所谓的围堵其实已经破产了。
正如心理学上所说的,面对自己的失败,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、愤怒和抗拒。所以当 DeepSeek 登顶下载排行榜第二天,就遭遇了来自美国 IP 地址的持续网络攻击,并且在随后几天,攻击量暴增百倍。而一些西方政客以各种理由将 DeepSeek 列入 " 实体清单 ",或要求封锁该软件。同时他们还利用舆论,声称 DeepSeek" 蒸馏 " 了美国技术。
这是他们的老套路了,每当中国科技取得进步时,所谓 " 抄袭论 " 就会甚嚣尘上。且不说任何科学成果产生以后,都会伴随着技术的正常溢出和流动,这和抄袭性质截然不同,更何况 DeepSeek 所蕴含的创新之处,是美国同类企业不具有的,谁能抄袭你所没有的东西呢?
其实美国和西方的种种反应,本质上是惊慌和不自信的表现。当他们用了政治、经济、技术等种种手段后,发现对方反而在打压中越来越强了,这种慌张感可想而知。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社会,当它处在上升期充满自信时,往往会表现出来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,而当它失去自信时,则会表现出封闭保守。
比如美国的 OpenAI 在创建之初也曾是开源软件,后来却走上了闭源之路。而 DeepSeek 通过开源模式,吸引全世界的技术人员参与共建,这或许正是其能消解传统技术霸权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有趣的是,就在 2 月 6 日 OpenAI 突然宣布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 ChatGPT 搜索功能,这一闭一开之间,却让人看到了潮流已在悄然变化。
当然,企业选择何种模式有其自身的考量,而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年美国社会整体表现出一种封闭、反进步倾向,它试图用 " 小院高墙 " 锁死技术流动,用围堵打压别人。这就好比是两个人赛跑,参赛的一方不是让自己跑得更快,而是想方设法把别人拽回来,这不是一个号称自身制度最好的国家所应有的表现,这种方式也不会在竞争中最终获胜。美国如果想真正保持领先,可能首先应从自身内部进行改革,而这需要动太多人的利益,当下美国有没有这个勇气和能力,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。
那么真正的自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?不断扩大免签范围、不断放宽外资准入限制,这些都是自信的表现之一。但对于中美这种体量的国家而言,自信可能更体现在大国担当和情怀上,因为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所以才有使命在肩、责任在我的道义感。这些年来,中国的科技进步在成就自己,也在造福人类,无论是探月工程科研样本还是中国空间站,都面向国际开放合作,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贯穿其中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,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我们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,历史自会给出回答。
( 文 / 于永杰 )